理财网 0条评论 20847次浏览 2014年08月07日 星期四 13:35
对于国内的P2P公司而言,从2013年底的跑路潮到2014年开始逐步进入了监管的视野,虽然市场环境已经从最开始的良莠不齐进入了行业的初级的标准化阶段,所谓的标准化,就是在风控水平,市场定位以及融资项目之间的审核之间采取了一定的行业标准。在各个区域的市场表现上,一方面出现了各种P2P的行业联盟,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区域性监管部门或者政府对P2P行业健康发展的一些规范性意见。
从总体的市场表现来看,P2P行业的主要风险还是在于风控模型和征信数据,因为目前大多数P2P的盈利模式还是以收取3-5%的平台交易服务费或者管理费的形式,来作为平台的收入,剩余的收益通过平台上的投标收益来返还给用户,以保持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从P2P平台的收益率来看,在不同的平台之间,收益率有较大的波动性,既有陆金所、银行系P2P的6-8%的收益率,也存在第三方的,市场化的,高达20%以上的收益率,这其实就是在投资人的风险承受度和收益预期以及企业可以承受的融资成本之间做一个良好的平衡。
对于P2P而言,最核心的东西在于风控,而这种风控在目前多数P2P比较传统的运作方式下,主要是体现在依靠细分市场的熟悉,传统信贷抵押担保的介入以及风控人员以经验来进行判断为主的风控能力建设之中,从长远来看,P2P需要通过完善征信数据库,获取更多来源的征信渠道完善来提高自身的风控能力。
P2P对传统信贷风控方式的依赖
对于P2P公司而言,做好风控是目前最核心的,也是后期进入监管体系要求的一个核心因素。如何做好风控?从目前中国最传统的,也是最流行的风控体系建设方法而言,就是以线下的抵押担保以及足值的担保物兑现为主,也是目前遍布中国上千家P2P公司最主要的一种风控方式。
其实,说白了,目前P2P主要的类型还是传统的非银行信贷融资分支机构的融资线上化,也就是通过原有的小贷、担保或者民间融资方面的经验和客户群,来通过P2P的形式完成了信贷项目的资金筹集。在这个过程中,P2P平台充当了一定的信贷项目核实和客户信用评价的一个具有担保性质的平台性作用。因为在中国现有的体制和市场融资环境下,没有担保的理财、投资产品,特别是没有正式持有金融牌照的机构所发布的投资标的(在没有担保的情况下),基本上很难获得投资者的认可。这也就是为什么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的时候一度曾经弱化风险提示,而强化收益率,也就是希望通过销售话术的变化来增加购买量。
当然,从长期来看,随着社会信用机制的健全,特别是借款人个人信息和信用数据获取的更加便捷,依靠传统的抵押担保方式所形成的P2P的风控模式,有望在数据化和信用化的环境中获得更好的风控方式,也就是以数据和征信库来确定对某一个借款人的信用评价,近而决定是否给予信贷支持。在这一方面,电商的信贷数据库走在了P2P公司的前列,因为,在社交数据和电商的交易数据之间,社交对一个人的信用评价的粘性相对是较低的,而电商的交易和资金流水的具体信息则是相对粘性较高的,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在小微市场不良率平均水平如此之高的情况下,阿里小贷的整体不良率能够维持在1%以下,相信这个水平众多的P2P只能是望洋兴叹了。差距不在其他,一个是征信数据库,一个是平台生态的约束性。
完善数据库的几种方式
对于缺乏征信数据库的P2P的公司而言,目前主要有以下几个选择来完善征信方式。一个是接入主流的征信数据库,如央行的个人、企业征信数据库,但是从目前具体执行的情况来看,考虑到P2P公司局部有可能爆发的风险以及在个人信息核实方面存在一定的失真的可能性,央行并没有放开对P2P公司的数据接入需求。一方面,央行需要全面核实、谨慎确定P2P行业的数据风险,另外一方面,对P2P以外的其他非银行类信贷数据,也开始了局部的介入,但是并没有全面铺开,也就是说,在眼前这个阶段,P2P接入央行征信数据库还是一种奢望。
去年10月份以来,央行已允许部分小贷、担保公司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各省(市)金融办择优筛选一批小贷和担保公司,向当地央行推荐,被筛选的机构提交相关材料,向央行提交首批接入征信系统。从征信查询的模式上看,无论是上传资料到央行征信系统、还是查询贷款人信息,小贷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都要征信省级平台进行转接,而非零距离接触央行征信数据库。可见在防范失真数据风险方面,央行还是设定了一定的转换机制。
2013年3月15日实施的《征信业管理条例》明确规定: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收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按照规定提供的信贷信息。所以说,只要是放贷机构,都应该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并不是只有放贷金融机构才能接入。因此,只要主管部门认定P2P属于放贷机构,将P2P机构接入征信系统是央行征信中心的法律责任。所以,从长期来看,P2P有望接入央行的数据库,但是短期内还需要经历一个风控水平稳定的过渡期。
既然短期内不能接入目前征信数据库最为详实的央行征信系统,而这个期限可能在2到3年,在这个期间,P2P行业也很有可能经历市场竞争的关键时期,也就是大背景,资本充足的P2P平台需要在这个阶段来快速占领全国的市场份额,在竞争态势上表现为风投融资以及异地区域的布点和市场的开拓。在自身数据库还不仅完善的情况下,目前可以选择的方式就是:
1、购买其他社交、公共机构平台的个人征信数据库,但成本较高
2、和电商平台合作,共享部分数据或者购买部分交易数据
3、和行业内其他P2P平台合作,建立共享数据库,落实黑名单
4、自建征信数据库,但耗时耗力
5、或者干脆将征信服务外包,平台专门做项目和客户的匹配
相对而言,无论是购买数据还是和电商平台合作,目前都面临较大的制度合作成本,也就是一方面数据缺乏一个量化的价值模型,导致了数据思维和数据交易还没有成为企业和平台之间的一种价值化交易的物质。另一方面,各个平台的数据库之间还缺乏一种合作的思维,更多的是独立的,割裂的进行自由的数据库资源积累。即便是在P2P行业内部,所谓的数据库共享短期内也是一种美好的愿景,因为本身各个平台之间存在市场的竞争关系,而且黑名单的更新和维护也缺乏一个专业的运作制度。
多以,综合上述各种情况,在外部征信难以扩源的情况下,自建数据库成为了一些大平台不得不面临的选择,因为在这几年关键的市场争夺期间,征信数据库的完善将是一个很好的提高平台风控能力的方式。不过,在P2P行业整体实力较弱的情况下,P2P平台自建征信系统面临着资金实力不足、数据获取渠道有限、信息完整性不够等多方掣肘。
自建征信数据库或许不是美梦?
对于P2P公司而言,在目前这个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态势之下,对风控体系建设和征信数据库的完善,更应该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而并非是短期的战术任务,为什么这么说?对于任何一家P2P公司而言,相信目前更看重的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不良率较低,或者是平台的收入能够覆盖不良的风险),尽快进行业务的拓展和异地市场的开拓,包括开设异地的分支机构以及人员的招聘和培训等,这些都需要预留一定的业务发展经费。
而自建征信数据库,要么是购买其他平台的数据库,当然这个代价会比较昂贵,且购买过来的数据由于并非是具有高粘性的活性的,而是此前一段时间的沉淀数据,也许并不能给P2P平台的日常业务运营带来很大的帮助。另外,即便是购买的数据,也存在一个校验和失真的问题,数据积累也是个反复试错的过程,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必不可少。除了购买其他平台的数据,还有就是通过购买或者研发大平台的数据抓取软件,来进行高强度,广范围,大覆盖的网络数据集成,但是,这个需要强大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光开发或者购买软件就需要一笔不菲的费用。对于国内大多数还在盈利边缘挣扎的中小型P2P公司而言,更多的是考虑如何进一步通过现有的方式降低不良率,提高平台的可量化收益,先活下来,而并非是考虑在还没有吃饱的情况下进行大规模的后台征信数据库的完善,这不太现实。
即便是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公司,目前也需要衡量风控可控情况下,加强后台征信数据库以前台业务扩张的关系,道理很简单,再怎么加强后台的征信数据能力,也不能以丧失前台的业务市场空间为前提,否则一旦失去了市场与客户的占有率优势,恐怕再好的征信数据库也只能成为别人的一种后台支撑了。
例如,国内某著名P2P公司在征信系统建设方面累计已投入资金超过500万美元,预计未来还将投入1000万~2000万美元。而在此之前,该平台已经进行过两轮融资,很明显,绝大多数中小平台并不具备完善后台征信数据库的资金实力。